3月23日,國內三大在線旅游平臺去年經營狀況已全部揭曉——在全球旅游業飽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背景下,我國旅游業復蘇速度跑贏全球受益于中國防控疫情得力,國內在線旅游企業2020年業績表現“跑贏全球大盤”。據《經濟日報》報道,今年清明節中長線游和跨省游增勢顯著,全國酒店異地訂單占比增幅明顯。業內人士預計,清明節將迎來今年跨省游的初次高峰。
通過這些數據,可以解讀出今年清明節的一些不同特點。比如,疫情沖擊、旅游復蘇等說法,是將今年與平常年份區別對待、強調了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性。再如,旅游業“跑贏全球大盤”等說法,是通過國家之間的對比,凸顯出我國抗疫取得的獨特成效。
出于防疫需要,近期多地圍繞清明節推出了很多與以前不一樣的措施,比如錯峰出行、限流、預約等。今年清明節有望迎來出行高峰,同時也希望能維護好出行秩序。去年清明節因受疫情影響所以出臺了相關防護措施,而且因為去年清明節時疫情走勢還不太明朗,所以大家都很慎重,今年情況大不相同,受新冠病毒疫苗廣泛接種等積極因素的影響,老百姓明顯信心倍增,再加上一年的防疫措施較為嫻熟,所以今年的清明小假期一定會很有秩序。
今年清明節與疫情發生前的清明節也會很不同,由于具有特殊性,今年清明節理應過出獨特的歷史感。疫情形勢處于柳暗花明的十字路口,這種特殊形勢既提振人心,也不失為一種警示,它告誡我們,清明節旅游雖然呈現一波熱潮,但外出時防疫防控仍不可掉以輕心。
過出獨特的歷史感,更應該體現對先祖的獨特告慰。假如這波疫情放在國力不夠強盛、科技不夠發達、社會應對能力不高的過去,在國內很可能會引發一次大規模流行。現在我們將疫情控制得很好,原因是多方面的,無論是綜合國力今非昔比,還是全民動員能力大幅提升,以及把個人健康放在重要位的人本思想等,都足以告慰先祖,成為這個清明節的單有祭詞。
過出獨特歷史感,還應放眼未來,承擔起這個時期獨特的歷史責任。此次疫情具有很強的破壞力,但也給提升疫情應對能力提供了契機。從社會層面來看,健全疫情應對措施、完成疫情應對體系,方能為未來可能再次出現的類似疫情做好準備。從個人層面來看,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值得長期保留,否則,我們就是用短視的眼光來看待這次疫情,沒有將它放在歷史的高度。
清明慎終追遠不僅僅是為了懷念,更是為了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。因此,過出獨特的歷史感,更應思考疫情帶給社會的深刻影響,并將抗疫智慧留存并發揚光大,以便將來想起今年的清明節,都能記得其獨特的氛圍和特殊的意義。
----摘抄至《新華網》